摘要: 新华社联合国8月15日电(记者王建刚)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张军15日在安理会也门问题公开会上表示,应全面落实也门休战协议,进一步拓展休战成果,着力改善人道局势,营造良好的地区环境。

加纳卫生部官员库马-阿博阿杰在当天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在世界卫生组织等机构的帮助和指导下,加纳举全国之力采取恰当措施遏制了疫情蔓延。摘要: 新华社阿克拉9月16日电(记者许正)加纳卫生部16日宣布该国马尔堡病毒病疫情结束。

我国不断深化排污许可制改革

本次疫情共发现3例阳性病例,其中2例死亡,1例已康复。马尔堡病毒与埃博拉病毒同属丝状病毒,通过肢体接触、体液接触等方式传播。世卫组织驻加纳代表卡索罗表示,尽管疫情已宣布结束,我们仍需加强监测,检查响应机制,总结重要经验,增强应对紧急卫生事件的能力。加纳卫生部7月17日宣布确认该国首次出现马尔堡病毒病疫情。据世卫组织官网介绍,马尔堡病毒病是由马尔堡病毒引发的一种严重病毒性出血热,平均病亡率约为50%。

自1967年马尔堡病毒首次发现以来,迄今尚无针对该病毒的疫苗和有效疗法获批使用,但一些免疫疗法和药物正在开发中古亚什在当天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俄乌冲突和相关制裁导致能源价格暴涨和通货膨胀,尤其是食品价格涨幅居前。此前一天,匈牙利国家银行(央行)货币委员会宣布加息125个基点,将基准利率从11.75%上调至13%,创2000年以来该国基准利率新高。

由于美元在国际支付结算、全球外汇交易、外汇储备中依然占据主导地位,因此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周期成为全球货币政策周期的风向标。自今年美联储启动加息周期以来,美元对其他货币汇率持续走高,并在9月美联储加息节点前后出现加速。当前,世界经济增速缓慢,许多国家通胀债务双双高企。9月22日,瑞士央行超预期加息75个基点,结束了持续8年的负利率政策。

目前,美联储激进加息加剧了市场对全球经济前景的担忧。由于美联储和美元在全球货币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大多数国家在制定本国货币政策时都会把美联储货币政策作为重要考量因素。

我国不断深化排污许可制改革

当地时间9月28日,泰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宣布加息25个基点,由原来的年基准利率0.75%上调至1%,即日起生效。美国埃弗科国际战略和投资集团央行策略主管克里希纳·古哈近日指出,美国是驱动全球加息潮的决定因素,美联储正在设定加息步伐,并通过外汇市场将压力传递给其他央行。这是美联储今年连续第三次加息75个基点。靴子落地,其他央行应声而动。

出于遏制通胀、稳定本币汇率等多重考虑,世界多国央行纷纷宣布加息。全球消费者信心的下降幅度已经远超前几次全球经济衰退。欧元区能源和食品价格也持续飙升,8月份通胀率按年率计算达9.1%,再创历史新高。世界银行的报告指出,当今各国央行抗击通胀的状况令人担忧。

张茉楠指出,目前,全球正处于需求大幅放缓的低迷阶段,美联储进入加息周期,导致多国被迫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进一步压制本就脆弱的需求。欧元、日元和英镑对美元汇率均跌至数十年低点,新兴市场货币也遭受重创。

我国不断深化排污许可制改革

相比之前,新一轮全球性‘加息潮来得更为猛烈,因为美联储持续激进加息,节奏快、幅度大,引发国际金融市场剧烈动荡。美国《华尔街日报》报道称,今年,衡量美国与主要贸易货币汇率的洲际交易所美元指数已上涨14%,是该指数自1985年推出以来美元最强势的一年。

在这种情况下,全球经济在未来一年若受到轻微打击,就可能导致经济衰退。用美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伊桑·哈里斯的话说,全球正陷入一场加息竞赛。在这种情况下,其他货币加速贬值,导致全球资本迅速回流美国,这迫使其他央行不得不紧急加息。同日,英国央行和挪威央行也宣布加息50个基点。此外,南非、菲律宾、印尼、越南等国央行也在近期宣布加息。美国耶鲁大学访问学者卞永祖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分析称。

彭博社统计显示,今年以来,约有90个经济体的央行提高了利率,其中一半央行有过单次上调至少75个基点的记录,创下了15年来全球货币政策最广泛的紧缩纪录。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美欧研究部副部长、研究员张茉楠向本报指出,美联储持续加息使得美元进入一个自我加强的过程,美元快速升值的累积效应逐渐凸显。

美联储激进加息,货币政策急速转向,导致很多国家为了保持宏观经济稳定,被迫跟随美联储加息。全球陷入‘加息竞赛9月21日,美联储结束为期两天的货币政策会议,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上调75个基点到3%至3.25%之间。

同时,加息对资本市场造成较大冲击,明年美欧国家经济可能加速进入衰退阶段,不排除一些经济较为脆弱的国家可能发生经济或金融危机。自1970年大萧条以来,全球经济发展正处于最严重的减速期。

值得警惕的是,当前的强势美元与美国国内脆弱的经济状况存在温差。美国经济的脆弱性及其国内通胀的结构性和顽固性,决定了美元不可能保持长期强势。全球衰退风险增大美联储最新公布的利率‘点阵图显示,美联储官员对2022年底联邦基金利率的预测中值为4.4%,明显高于6月预测的3.4%。美国《纽约时报》指出,美联储加息造成多国通货膨胀迅速攀升,债务规模不断扩大,增大了全球经济严重衰退的风险。

这意味着美联储年内可能还要加息125个基点。例如,英国8月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9.9%,较7月份的10.1%只是稍有回落。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全球战略智库秘书长冯维江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分析称,此外,在美国率先高频大幅提升利率的背景下,其他国家也有被动升息应对资本外流风险的考虑。当前,随着美联储不断加息,美元的虹吸效应正在全球显现,美元走强带来的汇率‘剪刀差正通过通胀‘收割全球财富。

此外,美国紧缩的货币政策可能压缩对外需求,以美国为主要市场的国家可能面临出口动能减弱的压力。新华社/法新近日,随着美联储宣布加息 ... 美国全国商业经济协会8月22日发布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七成受访者对美联储在不引发衰退的前提下把通胀降至目标水平没有信心。

在这种情况下,急剧加息不仅会使融资成本上升,加剧企业和民众的负担,抑制生产与消费,导致经济增速趋于下降,还将使得负债的政府面临更加沉重的财政压力。一旦之后美联储货币政策出现调整,美元强势的泡沫因为国内经济无力支撑而被刺破,美元可能出现急剧下跌的局面,由此产生的金融市场剧烈动荡或将产生更严重的溢出效应。此外,冯维江指出,美国加息,美元升值,其他国家从美国进口商品的价格上升,可能加剧国内通货膨胀。在此背景下,许多国家面临高通胀和经济增长大幅放缓的双重压力,陷入滞胀。

摘要: 美国全国商业经济协会8月22日发布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七成受访者对美联储在不引发衰退的前提下把通胀降至目标水平没有信心。美联储激进加息,美元与其他货币之间的利差快速扩大。

这不是今年以来第一次出现全球性加息潮。世界银行9月中旬发布的研究报告认为,全球央行正以过去50年未见的同步程度加息,这一趋势可能会持续到明年,令世界经济陷入衰退。

众多央行追随美联储大幅加息,除了控制通胀之外,更主要的原因是应对本币贬值和外汇市场剧烈动荡,对冲美元走强给全球金融市场造成的扰动。在9月初宣布今年第二次加息后,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于9月26日表示,欧洲央行将继续加息以应对通胀水平持续攀升